在香肠、腊肉、卤味等肉制品加工厂里,沥水风干是衔接清洗与包装的关键环节。一台合适的肉制品沥水风干机,能让肉制品表面快速干燥,避免水分残留导致变质,还能让后续调味、包装更顺畅。但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机型,采购时该从哪些方面考量?哪些细节能决定设备是否贴合生产需求呢?
其实,购
买肉制品沥水风干机的核心是 “适配生产、保障品质、方便使用”,围绕这三点,以下几个关键须知值得重点关注。
一、先看处理量,适配自身产能需求
不同规模的加工厂,对设备的处理量要求差异很大。小型作坊每天处理肉制品 50-200 公斤,适合选择机身长度 3-5 米的小型设备,输送带宽度 50-80 厘米,能满足小批量连续加工;中型加工厂日处理量 200-500 公斤,可选用 6-10 米长的机型,输送带宽度 80-120 厘米,兼顾效率与空间;大型工厂日处理量超 500 公斤,建议选择 10 米以上的大型设备,甚至可定制多通道机型,确保不耽误整体生产节奏。
浙江某卤味加工厂曾因盲目追求 “大机型”,购买了日处理量 500 公斤的设备,而实际日产量仅 150 公斤,不仅浪费车间空间,还增加了电力消耗,后期转手损失不小。因此,采购前一定要精准核算自身产能,避免 “大材小用” 或 “小马拉大车”。
二、关注风干方式,匹配肉制品特性
肉制品的形态和材质不同,适合的风干方式也不一样。常见的风干方式有两种:
- 振动沥水 + 冷风风干:先通过高频振动去除肉制品表面大部分水分,再用常温冷风吹干残留水分,适合香肠、肉串等形态规整的肉制品,能避免风力过大导致产品变形,且能保持肉质鲜嫩。
- 高压喷淋沥水 + 热风风干:高压水流快速冲掉表面水分,再用 30-40℃ 热风加速干燥,适合卤鸡、卤鸭等体型较大、表面褶皱多的肉制品,干燥更彻底,还能顺带清理表面残留的卤汁。
比如生产腊肉时,若选用热风风干,温度过高会导致腊肉油脂析出,影响口感,此时振动 + 冷风的组合更合适;而处理卤猪蹄时,高压喷淋能快速去除缝隙中的卤汁,再配合热风风干,效率更高。
三、材质要达标,符合食品卫生标准
肉制品直接接触设备,材质的安全性至关重要。正规设备的输送带、机身框架等直接接触食品的部位,必须采用 304 或 316 不锈钢材质,这种材质耐腐蚀、易清洁,不会因接触肉类汁液而生锈,符合食品生产的卫生要求。
同时要检查设备的密封性能,避免水分渗入电机或内部电路,不仅影响设备寿命,还可能滋生细菌。采购时可要求厂家提供材质检测报告,确保设备符合《食品接触用不锈钢制品安全标准》。
四、细节设计很重要,影响使用体验
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,往往决定了设备的使用便利性:
- 输送带速度是否可调:不同肉制品的风干需求不同,速度可调(通常 0.5-3 米 / 分钟)能灵活适配,比如处理较薄的肉干时可加快速度,处理较厚的肉块时放慢速度。
- 是否易清洁:设备内部应无卫生死角,输送带较好好可拆卸,方便每天清洗;机身底部可设计接水盘,避免水分滴落污染车间地面。
- 噪音控制:工作时噪音应控制在 70 分贝以下,避免影响车间环境和工人操作。
山东某香肠厂采购的设备因输送带不可拆卸,缝隙中容易残留肉渣,每天清洗需花费 1 小时,后来更换了可拆洗输送带的机型,清洗时间缩短至 20 分钟,大大提升了便利性。
五、售后有保障,避免后续麻烦
肉制品加工设备需要长期稳定运行,完善的售后服务不可或缺。采购时要确认厂家是否提供安装调试服务,是否有明确的质保期限(通常 1-2 年),质保范围内是否免费维修、更换零部件。
同时要了解厂家的售后响应速度,是否在当地有服务网点,避免设备出现故障时,因维修不及时导致生产线停工。此外,可要求厂家提供操作培训,确保工人能正确使用设备,减少因操作不当引发的故障。
六、结合车间条件,预留安装维护空间
购买前要测量车间的长宽高、进出门口尺寸,确保设备能顺利进场安装;设备周围需预留至少 0.5-1 米的维护空间,方便日常清洁和检修;同时要确认车间的供电容量,大型设备的功率通常在 5-15kW,需确保电路能稳定承载。
比如某小型加工厂因车间门宽仅 0.8 米,而购买的设备宽度达 1 米,无法进场,只能额外花费改造车间大门,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
总的来说,购买肉制品沥水风干机无需盲目追求 “高端配置”,关键是围绕自身产能、肉制品特性和车间条件做选择。只要把好处理量、风干方式、材质、细节设计和售后这几道关,就能选到贴合需求的设备,让肉制品加工更顺畅,品质更稳定。